手机看新闻

三四线布局收割期 千亿房企市场占有率超3成

来源:房天下整理 2018-01-23 09:00:00

[摘要] 2017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奇特现象,一方面,受全国各地严厉调控影响,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增速回落20.3个百分点。

2017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奇特现象,一方面,受各地严厉调控影响,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增速回落20.3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大型房企销售业绩却屡破纪录。去年,房地产行业销售业绩前三甲均突破5000亿元关口,碧桂园以5500.1亿元的销售额首次登上行业的宝座,万科、恒大紧随其后,行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2017年,千亿房企相比2016年增加了6家,截至目前,房地产行业已有17家房企规模超过1000亿元,合计销售额达到40611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新的公布的2017年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计算,17家千亿房企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37%。从增速上看,17家千亿房企中有10家房企同比增速超过40%。龙湖地产、新城控股、招商蛇口、旭辉集团、世茂房地产和泰禾集团2016年销售额还处于百强房企之列,2017年,这五家企业迎来业绩爆发,正式跻身千亿房企之列。

实际上,除了现在已经突破千亿的房企,自去年以来,多数百亿房企都制定了一个千亿小目标。对于未来房企格局发展,业内认为,从当前市场发展和房企规模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未来,房地产行业千亿房企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泰禾、融创领涨千亿房企

在已有的17家房企中,有15家房企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

其中,绿城中国在年初制定了900亿元销售目标,实际上,2017年完成了1457.1亿元业绩,超过既定销售目标61.9%;金地集团在2016年就已经突破千亿,但在年初出于保守考虑,将目标定为不低于2016年,2017年金地集团实际完成销售额1403.2亿元,同比增长39.44%。

在大部分千亿房企完成目标的同时,也有两家企业未完成销售目标,这两家企业分别为中海地产和绿地控股。

绿地控股2017年的销售目标是较2016年增加20%,即3060亿元,2017年实际完成了3042.1亿元,虽然未完成目标,但离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中海地产则与年初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公开资料显示,在今年年初,中海内部表示要调整打法和套路,巩固并提升传统住宅领域的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要实现“4个一线城市年销售额300亿以上、17家地区公司年销售额100亿以上,17个城市平均销售额超过50亿元”,以此推算,中海2017年的销售目标在2900亿元左右。实际上,中海去年一年完成的销售额为2013.7亿元,距离目标还有近900亿元的差距。

抓住三四线城市布局机遇

中房智库研究员通过观察和分析这17家千亿房企销售规模、城市布局以及货值储备等方面数据发现,这些千亿级别的房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一些共性。

2017年,无论是房企销售还是拿地,三四线城市开始崭露头角。一方面,在“因城施策”的调控下,一二线城市楼市不断降温;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土地成本飙涨也促使开发商暂时避开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逆势崛起。

上海中原市场分析师卢文曦称,2017年的千亿房企共性之一即都是环热点城市边上的三、四线城市布局很厉害,特别是靠近长三角、珠三角及北京周边城市群的三四线城市成交出现较大增长,2017年恰好是三、四线城市超常发挥的时期,这些房企正好抓住这波行情。

前三甲房企中,碧桂园不用多说,主场就是三四线城市,有碧桂园所在的三四线城市,竞品基本没有优势,可见碧桂园对三四线城市的精准把握。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张,碧桂园的业务已经不局限于三四线城市,2017年,碧桂园的业务可谓一二三四线城市全面开花,标准化、快速复制的产品模式,也助推碧桂园登顶行业老大的位子。

恒大地产土地储备变化也能体现其对三四线城市市场的重视。财报显示,2016年恒大一二线城市项目数量占比52.2%,三四线城市占比47.8%,而截至2017年11月,恒大一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合计占比30.7%,三四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占比69.3%。三四线城市中莱阳、徐州、沧州和佛山新增土地储备规模。

万科的情况与三甲中另外两家有所区别,万科是在均衡发展中侧重重点城市发展,“对于万科来说,其品牌优势是其业绩增长的保证。”业内表示。

相比碧桂园和恒大,一些重金布局一二线城市的开发商在2017年也开始绕道三四线城市补仓,比如融创。融创一开始的城市布局原则即是一二线核心城市,但自去年开始,融创开始在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布局。在进入武汉之后,融创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还点赞了西安、杭州、海南以及广深、西南区域,正是这些区域,保证了融创2017年的业绩。

据统计,去年从5月底到6月初,除了碧桂园、恒大、融创、还包括华润、保利等品牌房企,均在三四线城市有大手笔投入,而且取得的土地溢价率水平都不算低。

土地储备助力业绩爆发

如果说在城市布局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么在拿地方面,千亿房企根本不需要犹豫,积极拿地,保证土地储备充足才能保障后续业绩的增长。

纵观千亿房企的土地货值储备可以发现,新增土地货值排名靠前的房企基本就是销售业绩排名靠前的房企。

根据某机构发布的2017年前11月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排行榜显示,融创、碧桂园、恒大、万科分别位列前四,而在销售排行榜上,这四家企业也包揽了前四名。

其中,碧桂园2017年前11月获取了9944亿元的新增土地货值,恒大的新增货值达到8412亿元,万科达到5637亿元。让业界刮目相看的是融创。2017年,融创成为补仓规模的房企,除了在城市布局上前瞻性地布局了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融创大规模的并购也使其获取了1.44万亿元的新增土地货值。

在千亿房企中,老牌房企保利新增货值4843亿元,中海新增3320亿元,均表现出发力的态势。龙湖不仅在销售业绩上相比2016年新上一个台阶,在新增货值方面也跻身前十,为2605亿元。

在2017年拿地面积上,碧桂园以7079万平方米领衔排行榜,融创紧随其后,拿地面积为6679万平方米,恒大和万科分别以5330万平方米和2812万平方米的拿地面积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

民企更具竞争力

不难发现,在现有的17家千亿房企中,仅有绿地控股、保利地产、华润置地和招商蛇口是国企央企,剩下13家房企均为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控股型地产公司和民营控股型地产公司的差距,直观的便是体现于增长速度,尤其2016年以恒大、碧桂园、融创为代表的民营房企式增长,将一线阵营中原来排名靠前的绿地、中海、保利甩到身后,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两大阵营之间的差距。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对中房智库研究员表示,一般来说,国企在拿地方面相比民企更具有优势,但放开市场竞争,民企其实更具有竞争力,因为国企在一些事情上会有一些限制,民企的发挥空间更大。

※本文转自中国房地产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00
精彩评论

回复还可以输入100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帮你找房

    • 不限
      • 龙湖
      • 金平
      • 澄海
      • 南澳
      • 潮阳
      • 潮南
      • 濠江
      • 揭阳
      • 潮州
      • 其他
    • 不限
      • 20万以下
      • 20-30万
      • 30-40万
      • 40-50万
      • 50-80万
      • 80-110万
      • 150万以上
    •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房天下服务协议》《房天下隐私权政策》
    相关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楼盘信息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信息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